時值深秋,漫步青白江同華大道,您會發現,一棵棵銀杏樹已披上了金裝,片片金黃的扇形葉在燦爛的陽光映襯下,展示出獨特的魅力,吸引不少市民駐足留影。微風拂過,銀杏搖曳生姿,黃葉紛紛揚揚地從樹上飄落而下,如風中金蝶翩翩起舞,樹下滿地金黃,如同鋪了一層鬆軟的地毯……秋季的青白江散髮著迷人的誘惑。
  其實,這樣的景緻在青白江隨處可見,這是青白江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實際行動落實省委、市委發展戰略,推動新型工業領先區、物流商貿核心區、文化發展特色區、生態田園示範區、宜人和諧幸福區的生動實踐。這座因工業而誕生的城市,在努力發展新型工業、物流商貿業、現代都市農業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實現了華麗轉身。近年來,青白江按照市委“立城優城”戰略,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立區之本,用生態、宜居、宜人元素把青白江這座現代化新城裝點成了成都北部最亮麗的生態宜居新城。該區先後成功創建了四川首批省級環保模範區、省級生態區、省級綠化模範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宜居宜業典範區”、省級環境優美示範縣城,通過國家生態區驗收。去年5月,青白江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區;今年10月,還被環保部列入了第六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區。
  規劃高標準
  城市生態網絡日趨完善
  青白江區因工業而生,因工業而興,冶金、化工、建材等工業企業,讓這個工業老城迅速發展起來,是中國西部鐵路物流中心和我市重工業基地之一。和絕大多數的工業區一樣,青白江也曾走過不重視生態環境的彎路。
  面對窘迫的發展環境,青白江區委、區政府痛下決心,本著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在“四化同步”科學發展路徑指引下,堅定不移地按照省委、市委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生態田園示範區”建設,大手筆啟動城市生態建設,大力度提升環境質量,大格局夯實生態本底。
  在發展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青白江一直堅持科學規劃為先導,把生態田園城市建設納入全域總體規劃通盤考慮,高起點、高標準謀劃生態田園城市建設。為了營造出一個使城市回歸自然,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生態空間,該區邀請省、市有關職能部門以及知名專家、學者對城區綠化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在對全區工業性污染、生態環境等現狀進行了詳細研究和分析後,綜合考量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和人文性,請國內一流的規劃設計單位制定了《青白江區城市森林系統規劃》,確定了“環城綠帶、道路綠網、水系網絡、公園綠心、防護林帶”的總體佈局,並且以道路為網絡,自然連接融合城市已有綠地,著力構建“環、軸、點、線、面” 相結合的城市生態防護體系;結合水系保護,運用自然生態恢復的方式,規劃建設城市濕地。同時積極摸索形成了具有青白江特色的“空間換綠地”理念。
  正是在這樣的規劃框架下,青白江通過突出特色、強力推進,傾力打造園林綠化品牌。在城區“植綠”,在環城“布綠”,在鄉鎮“治綠”,在產業園區“造綠”,使得整個轄域生態環境得到了突破式發展,從而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宜居指數和發展潛力。
  在具體工作中,整個生態田園城市建設堅持實用性原則,選擇價格便宜、凈化能力強、生命力旺盛的鄉土樹種,如大葉榕、小葉榕、廣玉蘭、刺桐等,均具有抗禦污染性能,促進了城市生態環境改善,有效增強了生態效益。同時,突出優化搭配,打造景觀效果,以道路景觀綠化為亮點,以增加綠化總量為突破口,積極推廣“群落、叢植”理念。科學合理搭配高、中、低和地被植物,體現多樣性、景觀性和層次感,突出不同層次的綠化效果。
  投入大手筆
  城市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為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宜居指數,青白江在生態建設上可謂大手筆投入,近年來先後在生態整治、污染治理、工業循環、生態農業、生態細胞、“環保五年行動計劃”、“成都北部生態屏障建設工程”等工程項目投入資金超過40億元。在主城區大量栽植各類喬木;在工業廠區和生活區之間建成1200餘畝的生態隔離帶;在工業集中發展區建成1700餘畝的市級森林公園。截至2012年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0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7.93平方米。在主城區北部,建設2000餘畝集生態、休閑、觀光、度假為一體的開放性城市生態濕地公園,帶動了上規模的草業種植區與萬畝花卉苗木產業基地建設。建成10公里集有氧健身、環境教育等六大功能於一體的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中心生態綠廊,對居住區、臨街建築物等進行垂直綠化,初步形成了新型生態城市形態。
  不光是青白江主城區,在發展生態文明的建設中,青白江還堅持城鄉大聯動,推進環境質量大提升。採取“關、停、並、轉、遷”等方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督促企業開展節能減排技改,鼓勵發展循環經濟,併在農村通過沼液沼渣還田、秸稈還田、農家肥還田等方式,抓好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實施生態細胞工程建設,全區累計創建省級生態村3個,市級生態村100個,省級工業生態園區5個,省級農業生態園區4個,省級人居活動生態小區9個,市級生態家園975個,榮獲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殊榮。加快推進場鎮改造,建設新型生態優美鄉鎮,全區共有9個鄉鎮(街道)建成國家生態(鄉)鎮。同時,在全市率先啟動龍泉山脈青白江段水源工程(水利工程一期“百湖工程”),已建成人工湖23座,並還將規劃建設人工湖7座。開展龍泉山脈植被恢復工程,新增造林3萬畝。
  據悉,今後5年內,該區將在中央、省、市三級支持下實施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生態產業項目,以構建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為最終目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力爭在國家、省、市支持下早日建成“生態田園示範區”。
  從以往對生態的薄弱建設到如今對生態的大力投入,從城市建設大環境的生態化打造到區域內各類產業的生態式發展,青白江生態格局的重組,為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吸引異地置業者提供了強力的“後勤保障”。
  形象大提升
  城市宜居指數不斷飆升
  10月25日—11月24日,青白江鳳凰湖成了花的海洋,60多萬盆花卉燦爛綻放,為游客們帶來一場免費的金秋賞菊盛宴,鳳凰湖獨特的生態魅力也得到充分展示,每天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游客前來觀賞。
  不少人對青白江的城市生態環境豎起大拇指,感嘆青白江的變化太大了。更有游客賦詩:“依依鳳凰湖,蜀中一勝景;繁花四季開,游人畫中行!”實際上,這座西部最大城市濕地公園——鳳凰湖國際生態濕地旅游度假區,正成為該區標誌性的人居名片,成為省內外游客的嚮往之地。
  不僅如此,青白江還圍繞生態田園城市建設目標而不斷推出新的舉措,已經取得一定成效。通過採取群眾參與互動的方式,青白江著力打造“節會經濟”、“旅游經濟”,實現了生態、經濟、民生的融合共贏。運用市場手段成功舉辦了四屆櫻花旅游文化節,成功舉辦了“亞洲山地自行車錦標賽”、“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等重大賽事,人和鄉三元村被授予“四川省山地自行車訓練基地”,龍王鎮被授予“省級垂釣基地”,福洪鄉杏花村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此外,青白江還“以水搭橋”,圍繞成都市委建設龍泉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把好成都“上風口”的戰略部署,在全市率先啟動龍泉山脈植被恢復和水源工程建設,初步形成“水繞青山掛串珠,碧潭座座嵌林盤”的生態景觀,
  宜居的環境、火爆的人氣也帶動了周邊樓盤的火熱銷售。據瞭解,最近到鳳凰湖周邊的鳳凰1號、蝴蝶洲等樓盤咨詢和預定房源的購房者絡繹不絕。在這些人中,不乏外地來的購房者。青白江區房管局相關人士表示,“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增強了該區的宜居宜業指數和人氣吸附能力,吸引更多人前來觀光旅游,投資興業。這必將促進區域房地產業的強勁發展。我們將抓住機遇,不斷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不斷完善城市生活配套,不斷加強交通外聯,全方位提升整個區域房地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推動我區房地產業實現良性發展。”
  亮點追蹤>>>
  青白江:著力打造區域房產品牌
  近年來,為推動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青白江區房管局堅持市場差異化發展之路,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房產品牌。
  著力招大引強。引進全國知名房地產開發和城市運營企業特別是在複合商業地產、休閑商務地產開發方面有經驗的企業入駐,樹立高品質、高起點的開發理念,成為區域開發領頭羊,整體提升房地產的形象,打造區域房產品牌。
  突出宜居宜業。按照“房產規劃和定位服從城市規劃和定位”的整體原則,有效傳遞規劃理念,引導開發企業充分利用新區綠地面積大、生態環境優、規劃前瞻的優勢,突出宜居宜業的青白江品牌效應,建設具有一定規模、質量檔次高,能夠滿足提高生活質量需要,樓盤個性化明顯,規模化、品牌化和人性化品質小區。
  鼓勵企業創新。鼓勵企業結合市場需求精確定位。通過優化戶型設計、完善配套設施、靚化園林綠化、運用高新技術、強化物業服務品質等各方面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獨特的競爭力,促進市場差異化發展。
  加強城市營銷。積極拓展市場是未來青白江房地產“走出去”的重要一環,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將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加大青白江整體形象特別是生態文明、交通、環境、休閑旅游優勢的策劃和對外立體宣傳推介,勾勒出區域投資開發的美好前景。此外,還將堅持以省內市外二、三線城市市場拓展為重點,通過舉辦房地產巡展,展開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在潛在客戶區域如新疆、蘭州等地大力宣傳和推廣青白江的城市價值和居住優勢,為房地產企業搭建營銷平臺,縱深推進房地產市場營銷。袁永昌 盧林/文  (原標題:生態田園青白江 宜居宜業好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29hylzx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